新聞報道
銅川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為胸痛患者托起“心”希望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民群眾對于急性胸痛患者急救需求日益增加,胸痛中心的建設日益顯得重要,而且胸痛中心的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家醫院救治胸痛急危重癥患者水平的主要標志之一。于是,銅川市人民醫院順應人民群眾需求建立了銅川首 家胸痛中心,為廣大胸痛急危重癥患者托起“心”希望。該胸痛中心成立后為銅川及周邊地區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的患者,以及以急性胸痛為主臨床表現的危急重癥患者提供快速診療通道。
“突發心梗 時間就是生命”
2019年3月14日上午9點,銅川市崔家溝蔣某突發持續性胸痛,當地醫生初步判斷為突發急性心肌梗死,情況十分危急,當地醫院立即轉診至銅川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進行救治。
患者未到,信息先到。隨行的醫生第 一時間將該患者的心電圖上傳至銅川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微信群,銅川市人民醫院立即組織相關專家遠程會診,開通急性心肌梗死生命救治綠色通道。同時,接到急救任務,該院胸痛中心醫療團隊火速趕往介入導管室等待救治病人的到來,為急診手術做好各種準備。
不一會,呼嘯而至的急救車駛進醫院大門,直接將該患者送往介入導管室。早已在此等候的心內科主任馮軍鵬醫療團隊及介入導管室醫生立即進行心臟冠脈造影,術中發現該患者冠狀動脈前降支完全閉塞,該醫療團隊憑著嫻熟的技術,用導絲通過血管閉塞段,進行球囊擴張、植入支架,血管成功開通。據統計,從該患者入院到打開閉塞血管僅用 39 分鐘,患者生命得到第 一時間的救治。該患者的生命之所以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成功搶救過來,主要是因為該院胸痛中心極大地優化了救治流程,減少就醫環節,為患者開通了一條緊急救治的生命綠色通道。事后,馮主任這樣說:“對于心肌梗死的患者,每一分每一秒都決定患者預后效果,突發心梗,時間就是生命,心血管內科的疾病以“急”“險”著稱,醫護人員個個“身懷絕技”,不僅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果斷的判斷力和過硬的搶救技能,還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可在短時間內做出快速反應,為胸痛患者托起“心”希望,護佑更多患者生命健康。”
“多學科聯合救治 提高危重癥患者救治率”
目前,以心肌梗死為代表的急性胸痛是目前威脅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其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綜合原因:一是健康意識欠缺、對心肌梗死認識不足發病后不及時救治,錯過“黃金救治時間”二是有些醫院不具備急診PCI,是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率降低。
據了解,銅川市人民醫院依托南北兩院地理優勢,是該市規模最 大的一所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承擔全市86萬人口的醫療急救任務,于2018年7月啟動胸痛中心的建設,并建立胸痛患者急救微信群、使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快捷會診方式逐步完善。2019年4月,銅川市胸痛中心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的成立是銅川市胸痛中心建設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將推動我市胸痛中心向規范化、高效化、系統化發展,同時增強區域醫院的協同能力,縮短患者就診及住院時間,降低醫藥費用,從而帶動全市胸痛診療工作的協調快速發展,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醫療服務。
據馮主任介紹:銅川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作為全市首 家“胸痛中心”,醫院通過整合心內科、急診科、胸外科、呼吸內科、醫學影像科、檢驗科、超聲醫學科、信息科等多個學科室聯合協作組成,采用快速、標準化的診斷方案,為胸痛患者提供更準確、更快速的診療通道,實現從患者發病、120轉運到入院后影像檢查、緊急搶救等過程的無縫對接,第 一時間建立起患者生命急救綠色通道,并與銅川市120急救中心、網絡醫院及社區醫療機構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建設具有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等急危重癥救治能力的胸痛區域協同救治網絡,成立一支由心血管內科、急診科、影像科、檢驗科等學科醫務人員為核心的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24小時快速反應團隊。截至目前,該院胸痛中心發揮區域優勢,結合該院33家醫聯體單位資源,加強基層醫院合作,增強基層業務培訓,重視雙向轉診,現已成功救治了銅川及周邊地區眾多急性胸痛患者,真正體現了“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的救治理念。
上一篇: 我院接受中國胸痛中心認證現場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