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
開啟介入無植入時代我院第 一例藥物球囊擴張術治療冠心病
12月7日,我院心血管內科醫療團隊采用藥物球囊擴張術,成功為一位支架術后再次發生狹窄、閉塞病變的患者進行了介入無植入治療。該項技術的成功應用,為廣大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
據了解,4年前66歲的王女士上樓梯或者運動后就會出現胸悶、胸痛等不適,遂于我院心血管內科行冠脈造影,并植入支架一枚,術后規律服藥,仍有間斷胸悶不適。2年前再次出現上述癥狀,遂在我院住院行冠脈造影提示:原支架中段30%狹窄,未做特殊處理,囑出院后按時服藥,定期復查。20天前再次出現胸悶,并伴有胸痛不適,持續約30分鐘。在我院住院治療,馮軍鵬副主任醫師(科主任)根據患者病史及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不穩定型心絞痛。并結合其既往冠脈造影圖像,判斷患者應為原支架內再狹窄或者閉塞。為了讓患者能夠得到有效治療,經科室討論后,認為目前最 新 技術-藥物球囊擴張術示最為理想的治療方案。在患者及家屬同意后,于2018年12月7日行手術治療。術中,我院心血管內科醫療團隊通過冠狀動脈造影術證實了之前的判斷,患者的7段原支架內約50%狹窄。遂取4.0×20mm藥物洗脫球囊導管,以9atm壓力擴張支架內狹窄病變,擴張時間40秒,擴張過程中,患者感胸悶、胸痛,40秒之后撤除球囊內壓力,造影提示,狹窄解除,殘余狹窄<10%,胸痛、胸悶消失,達到支架內狹窄再擴張效果,結束手術,包扎股動脈,術后6小時拔除股動脈鞘,加壓包扎,手術順利。術后,患者病變血管血流立即恢復正常。目前,患者狀態良好,目前在我科繼續觀察。
藥物球囊治療支架內再狹窄是通過局部向冠狀動脈血管壁釋放抗增值藥物,抑制血管內膜增生,減少內膜炎癥反應,大大降低血栓的形成。它與傳統心臟支架植入術相比,可以極大降低心臟支架使用的臨床風險,術后患者服用抗凝藥物的事件也由12個月以上縮短至1至3個月。據馮軍鵬副主任介紹,藥物球囊擴張既能達到“支架樣”效果,又沒有支架植入,避免了支架術后的再狹窄。此外,該技術還可應用于小血管病變和不耐受長期抗血栓治療的患者,隨著臨床應用的增加必將為更多的患者帶來福音。同時,他還提醒支架植入的患者,一定要嚴格規律作息、清淡飲食,遵從醫囑,不要停藥和改變用藥劑量,防止意外發生。
此次藥物球囊擴張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我院介入治療水平又上新一臺階。今后,銅川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將會以負責的態度及高超的醫術、更好地為廣大心臟病患者服務。
下一篇: 銅川市人民醫院召開胸痛中心建設全員培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