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選登
認真在平凡的護理中體現
--《贏在認真》讀后感
《贏在認真》是2013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品墨,這本書是通過故事與評論相結合的形式,從踏實做事、兢兢業業、認真執行、認真負責等八個方面闡述認真的理念、態度、行為對一個人實現目標、超越自我的重要意義,我讀完這本書感悟頗多。
我最喜歡書中對認真詮釋的這樣一段話 “國家呼喚認真精神,社會需要認真精神,我們不僅要踏踏實實的做事,更要認認真真的工作,認真凸現職業素養、認真提升執行效率、認真體現個人價值。”
認真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精神,孫敬懸梁刺股、車胤、孫康囊瑩映雪、匡衡鑿壁偷光等等這樣的具有認真精神的古人不勝枚舉。司馬遷如果不認真,就不會歷時18年撰出巨著《史記》,李時珍如果不認真,也不會花費31年終寫成中國醫藥學圭臬《本草綱目》,王羲之如果不認真,更不會用盡18缸水,練就成一代書法大家。
在《現代漢語語典》中“認真”一詞被解釋為嚴肅對待,不馬虎。認真是一種對生活的信念、是一種對學習的態度、是一種對事業的精神,它總是與成功相伴。任何成功都離不開認真,沒有對生活認真的信念就不會有無悔一生的感慨,沒有對學習認真的態度就不會有金榜題名的喜悅;沒有對事業認真的精神就不會有輝煌成就的鑄造。
在我剛邁入護理工作崗位時,我周圍同事的認真精神讓我敬佩,第一位是我們的護士長,為患者做健康教育,主動觀察病情,主動更換體液是我們工作的準則,每次更換液體時,都會為病人講解輸注藥物的作用,輸的是什么液體,讓病人輸液時不會有任何顧慮,每次為病人做治療以后,她都會穿梭在病房中,走到病人床前,對各種病人做出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又一次,在病房里,孕婦剖宮產后還不能下床,寶寶拉了,又該吃奶了,哭鬧的不停,新生兒的爸爸不知道做什么,臉上寫滿了無助,她輕輕推開門,“來,我教你”她先細心的打開新生兒的包布,為寶寶更換了尿褲,整理好包被,并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新生兒安靜地睡了,產婦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兩口子不斷的說“謝謝!”
第二位是我的帶教老師,在婦產科,產后出血塞宮紗的病人要嚴密觀察病人的出血情況及生命體征,她做的得非常細心,取宮紗時她會陪病人一起到產房,在病人的床旁為病人寬心,并不斷地安慰病人,讓每位病人都感到放心,有她在,病人也不會因為緊張而感到不適,多少次她都錯過了吃飯時間,她從沒說過半句怨言,而是說“只要病人好就行”。每位出院的病人,她都會到病房為其宣教,指導回家后如何照顧寶寶,并叮囑寶寶的疫苗接種時間,產婦產褥期的一些注意事項,復診時間,并向病人交待如何去辦理出院手續。老師這樣的舉動在我心里留下了對待工作高度認真的印象。
第三位是我的同事,有一次我請教她婦產科的專業知識,她在給我講解時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我相信這樣的專業素養一定是平日工作中認真積累的成果。通過上述三位老師日常工作的小細節,讓我感受到了她們認真的工作作風,她們不僅為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更讓我對護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細節決定成敗,細節即是認真。
認真的你我,總是在生活中爍爍發光;認真的態度,總讓工作的問題迎刃而解;認真的日子,才能使生命充滿圓融與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