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慢性宮頸炎的防治措施
慢性宮頸炎是婦科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經產婦女較為多見。臨床主要表現為白帶增多,呈乳白色或微黃色,或為黏稠狀膿性,有時為血性或夾雜血絲。一般通過婦科檢查不難診斷。宮頸局部多表現為子宮頸肥大、子宮頸管炎、子宮頸腺體囊腫及子宮頸鱗狀上皮化生等。
病因
常因急性宮頸炎治療不徹底,病原體隱藏于宮頸黏膜內形成慢性炎癥,多見于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后,病原體侵入而引起感染。慢性宮頸炎的病原體主要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埃希桿菌及厭氧菌。目前沙眼衣原體及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宮頸炎亦日益增多。此外,一些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也已成為常見病原體。
治療
1.物理治療
(1)電熨 此法較簡單。
(2)冷凍治療 是利用制冷劑,快速產生超低溫,使炎癥組織凍結、壞死、變性而脫落,創面經組織修復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3)激光治療 使用CO2激光器治療,使炎癥組織炭化、結痂,痂皮脫落后創面由新生的上皮覆蓋。
(4)微波治療 微波是一種新型的物理療法,當微波電極觸壓局部病變組織時,即在瞬間產生很小范圍的高熱而達到凝固的目的。
(5)波姆燈治療 波姆燈光療儀是新的治療宮頸炎癥的儀器,術后使用抗生素10天,禁盆浴2周,禁性生活1個月。術后1~2個月復查。
(6)紅外線凝結法 乃用紅外線照射,局部組織凝固、壞死、脫落,形成非炎性表淺潰瘍,肉芽組織生長后終為新生鱗狀上皮覆蓋而治愈。此法副反應少,術后陰道流液較少,痂膜薄而脫落快。
2.藥物治療
(1)陰道沖洗 可用1:5000高錳酸鉀液在上藥前沖洗陰道。
(2)局部上藥 ①陰道沖洗后,可用10%~20%硝酸銀用棉簽蘸后涂于局部,每周上藥1次,每療程2~4次,上藥后用生理鹽水棉球輕擦局部。此法簡單,適用于基層單位。②重鉻酸鉀液:此藥有殺菌、消腫的作用。本法簡單,藥液易于配制,用藥量少,副反應少,便于攜帶,適用于基層單位或普查后。③地瑞舒林(愛寶療)栓:隔天晚間外陰洗凈后,將1栓放入陰道深部,共上藥12次為1個療程,上藥完畢,于月經后復查。
3.免疫治療。
預防措施:
1)講究性生活衛生,適當控制性生活,堅決杜絕婚外性行為和避免經期性交。
2)及時有效地采取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產、引產的發生率,以減少人為的創傷和細菌感染的機會。
3)凡月經周期過短、月經期持續較長者,應予積極治療。
4)防止分娩時器械損傷宮頸。
5)產后發現宮頸裂傷應及時縫合。
6)定期婦科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宮頸炎癥,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