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期間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消毒?
新冠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控制傳染病流行的一個重要手段,但不宜過度,還是要按照規范來做,并且要注意潛在風險。
記得不要生食,蔬菜、肉類應炒熟吃,水果的話盡量削皮,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病毒在溫度56℃狀態下30分鐘內就能被殺死,而炒菜等溫度能達到100℃甚至更高。也要提醒大家,處理過后還是注意及時洗手。通過將食物洗凈煮熟,“飯前便后”洗手等方法可預防病毒經消化道傳播。
一、普通市民家庭的居家消毒
1.盡量避免到人群聚集、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或用含醇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2.桌椅等物體表面每天做好清潔。
3.室內盡可能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每日通風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冬天開窗通風時,注意保暖。
4.盡量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生動物。
5.不主張使用消毒劑作為日常居家消毒。
二、家中有身體健康狀況不明的客人來訪后的消毒
1.防控期間應盡量避免客人特別是身體健康狀況不明的客人來訪,如不可避免,待客人走后,及時通風并對室內相關物體表面進行消毒,選擇市售正規的消毒劑進行擦拭消毒。
2.對地面、桌面、家具等物體表面消毒時,按照使用說明書配置消毒劑進行擦拭,消毒作用時間應不少于15分鐘,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殘留消毒劑。
3.毛巾、衣物等紡織物,可在陽光下曝曬4-6小時進行消毒,或煮沸消毒15分鐘。
4.水杯、餐具等用具,洗凈后,煮沸消毒15分鐘,或參照說明書使用消毒碗柜進行消毒。
5.衛生潔具清洗后可用有效氯含量為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或噴灑,作用30分鐘后清洗晾干。
三、家中出現發熱、腹瀉等癥狀后的消毒
1.及時將患者送醫,并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在患者離開后,應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人士完成終末消毒處理。
3.繼續保持日常家居清潔衛生。
生活中接觸較多的門把手、電梯的扶手以及電梯按鈕,摸了以后及時洗手或者用手消,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像75%的酒精,手消毒的話,1分鐘就可以起作用;0.5%的含氯的消毒液,也同樣能起到消毒的作用,也可用面巾紙或消毒紙巾與把手隔開,不直接碰觸;在碰了電梯按鈕或門把手以后,要及時用消毒劑來揉搓雙手,做好手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