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什么是高血壓病
高血壓病是指發病原因不很清楚的“原發性高血壓”,一般認為與遺傳、不良生活習慣等許多因素有關。焦慮、緊張、憤怒以及情緒壓抑常為原發性高血壓的誘發因素。高血壓最新標準是:成年人收縮壓≥140㎜Hg或舒張壓≥90㎜Hg為高血壓。根據臨床體征,高血壓病分為三期。一期無心腦腎損害;二期有心腦腎損害,但功能在代償狀態;三期有腦出血、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
治療原則:
1、以血壓的高低作為主要依據制訂降壓藥物使用的原則。高血壓病早期,一般可以用非藥物療法,適當應用鎮靜劑、中藥,合理安排生活,勞逸得當,進行心理行為治療,同時密切觀察血壓。
2、根據血壓、癥狀、合并癥,調整和選用藥物。
高血壓病的預防保健措施:
1、心胸開朗,保持樂觀、穩定、平和的情緒。
2、定時定量,少吃多餐,肥胖者要限制進食量,適當增加活動量以減輕體重。少食動物脂肪和膽固醇高的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和雜糧。吃低鹽膳食,食鹽每天不超過6克。不抽煙,少飲酒,晚飯后不宜飲濃茶和咖啡。
3、生活要有規律,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保持充足睡眠,適當參加體育鍛煉。
4、避免受寒。
5、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排便時下蹲和立起時勿過猛過快,最好用坐式馬桶。
6、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注意觀察降壓藥的各種副作用。
7、當血壓降低后不可馬上停藥,應減到維持量(最小有效量),并堅持長期服用。
分享到:
上一篇: 腦卒中防治知識有那些?
下一篇: 如何科學保護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