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如何防治流行性出血熱
如何防治流行性出血熱
寒冬季節,正是流行性出血熱的季節,該病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對我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威脅。但它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熱?
流行性出血熱,國際又稱腎綜合癥出血熱,是一種經鼠傳播、由漢坦病毒引起的,臨床上以發熱、出血和腎損害為主要特征的嚴重的急性傳染病。
這種病起病急,進展快,若救治不及時可引起死亡,尤其是姬鼠所攜帶的漢坦病毒感染,住院病人病死率可高達10%以上。但如果病毒感染后,能夠早發現、早診斷、及時治療,那么重癥率和病死率可顯著降低。
二、人是怎么感染流行性出血熱的?
首先是周圍有感染漢坦病毒的鼠類,然后才導致人感染流行性出血熱。鼠類感染漢坦病毒后為無癥狀持續性感染,長期攜帶病毒,持續性排毒,可在鼠尿液,糞便和唾液中都可檢出病毒,其中在肺中病毒的濃度最高。當含有漢坦病毒的鼠尿液和糞便被攪起,漂浮到空氣中時,人可通過吸入含漢坦病毒的氣溶膠而感染;也可以通過接觸含有病毒的鼠尿液,糞便或鼠窩,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粘膜而感染;還可通過被鼠咬傷而感染;或可通過被鼠類體表螨類等寄生蟲叮咬而傳播。直接人-人傳播未見報道。
因此,高危行為主要是清除鼠尿、糞和鼠窩;清掃閑棄已久的棚子或房屋;工作環境中有鼠類滋生、活動(如糧倉)等,進行該類活動時要帶手套、口罩等防護設施。
三、流行性出血熱能夠預防嗎?防治的關鍵是什么?
流行性出血熱是一種可預防的傳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防治的關鍵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一)防鼠滅鼠是本病預防的主導措施,防鼠為切斷傳播途徑,滅鼠為消滅傳染源。
(二)疫苗接種可有效預防流行性出血熱,是個人預防病毒性出血熱的最有效的辦法,我國針對流行性出血熱實行擴大免疫接種規劃措施,流行區人群應接種疫苗。
(三)病人治療要“三早一就”,可顯著降低病死率。
1、早發現:發現疑似病例,應盡早就醫并及時向疾病控制機構報告。
2、早休息:發病后立即臥床休息,減少活動。
3、早治療:早期治療和預防性治療對本病預后的決定性因素。
4、就近到規范性醫療機構治療:就近治療,避免長途轉送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