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夏季常見病防治及健康知識
夏季即將來臨,天氣炎熱潮濕,人體出汗多、胃口差,容易導致很多疾病,面對這些較為常見的夏季疾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又該如何預防?
1、高溫天氣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當氣溫超過33℃時,心腦血管疾病被誘發或復發的幾率會增加。此外,由于心肌、大腦組織對缺氧非常敏感,而高血壓、冠心病人在高溫下,會增加心臟和大腦的耗氧,因而也會提高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
怎么預防 :高溫天要注意血壓的監測,注意補充水分,進行適當運動,飲食方面多吃易消化、并富含鉀的食物,比如瘦肉、香蕉、橙等。心臟病患者要注意防暑降溫,飲食宜清淡,尤其是老年人,應該按時服藥,注意休息,盡量不要讓自己處于高溫的環境之中。
2、高溫天氣容易得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在夏季也很常見。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食物容易腐爛變質,加之人們喜歡吃冷飲、冷食,都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引發腹痛、腹瀉和嘔吐等癥狀的發生。
怎么預防 :盛夏口味宜清淡、低鹽,忌食油膩辛辣食物,以清熱、祛濕、解暑、健脾為主;不喝生水,不吃生、半生和不潔食品,飯前便后勤洗手,并做好家庭室內衛生,防止發生感染性腹瀉。如果發現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3、高溫天氣容易患上痱毒
有些人炎夏好生痱子,搔抓后極易繼發感染,形成痱毒,產生化膿性癤腫。
怎么預防:首先要減少日光的曝曬,并保持居室通風涼爽;其次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和刺激性的食品;其三是常用熱水洗澡,一旦生了痱子,可用艾葉、金銀花、馬齒莧各十克煎水洗患部。
4、高溫天氣容易得熱傷風
夏季高溫環境下,人體能量消耗較大,免疫力下降,如果不加節制地使用空調或電扇來解暑,人的機體適應能力就會減退,病菌、病毒很容易乘虛而入,最易引起的疾病就是熱傷風。
怎么預防 :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也要加強身體鍛煉,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可根據不同的年齡和體質情況進行各種鍛煉,如廣場舞、太極拳、跑步、游泳等。同時要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室內應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新鮮。同時個人要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