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態
銅川市人民醫院:知名教授牽手神經內科 助推診療水平迅速提升
在我院如火如荼創三甲的過程中,院領導將學科發展放在首位,技術創新成為我院一張嶄新的名片。經過積極溝通爭取,原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吳海琴教授與我院簽約,成為我院南院神經內科名譽主任,雖然簽約時間不長,在吳教授的助力下,我院南院神經內科診療水平提升迅速。
一中年男性,以”雙下肢震顫月。“之主訴入院。4月前患者出現起身站立時雙下肢不自主震顫,病情逐漸進展,伴隨語速緩慢,動作笨拙,翻身困難,但是行走后震顫癥狀減輕,經常夜間睡眠中不自主尖叫。曾在我市在多家醫院就診,先后有“腦梗死”、“帕金森病”、“癔癥”等多種診斷,給予口美多芭等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并且病情越來越重,怪病已經嚴重影響到患者日常生活,后輾轉到西安某大型三甲醫院神經科就診,診斷為“多系統萎縮”,給予口服大劑量輔酶Q10、維生素E、復合維生素B等藥物,效果不佳。
患者上網查詢了多系統萎縮相關知識,得知此病無藥可治,是神經內科疾病中的“絕癥”,一度有輕生的念頭,放棄繼續在西安大醫院繼續治療回到銅川。通過打聽,得知銅川市人民醫院南院神經內科治療神經科疑難雜癥有特色,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我院南院神經內科。入院查體發現患者語速及動作稍緩慢,起身站立時雙下肢連帶軀干不自主震顫明顯,翻身困難,臥床、坐位或行走時震顫癥狀稍減輕,頭顱磁共振顯示腦干存在陳舊的腔隙性梗死,進一步完善了神經傳導速度測定、腦脊液AQP4檢測等相關檢查均未發現明顯異常,王成凱主任認為定位考慮錐體外系疾病,可能為帕金森疊加綜合征中一種,但結合各種檢查結果難以給疾病定性,治療效果不佳,對患者的診療陷入了死胡同。邀請吳海琴教授會診查房,王成凱主任仔細匯報的患者病情及目前診斷的困惑,吳教授再次對患者進行專科查體后,認為定位考慮錐體外系疾病沒有問題,定性考慮是罕見的一種共濟失調疾病—直立性震顫,并且給神經內科全體醫護講解了有關直立性震顫的癥狀、體征及診斷依據。
直立性震顫(orthostatic tremor OT)是1984年由Heilman首次提出,OT患者主要表現為站立不穩,站立時雙下肢及軀干出現頻率為13-18HZ的高頻震顫,行走、坐或臥位時癥狀可緩解。普遍認為OT是一種原發性肌張力障礙,臨床上體格檢查無明顯陽性體征,頭部磁共振檢查亦無明顯器質性病變,但仍有三分之一的OT患者的震顫與帕金森病、不寧腿綜合癥、小腦或腦干病變有關,本例報道患者的頭顱磁共振顯示腦干陳舊的腔隙性梗死,即屬于此類。OT病因尚不明確,分為兩個亞型,一為原發性OT,伴或不伴有雙上肢姿勢性震顫;二為OT疊加綜合癥,此類合并有其他運動障礙性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病、不寧腿-合癥、肌張力障礙。對于OT診斷現臨床上尚缺乏特異性診斷方法,在肌電圖中,OT患者患肢的肌肉頻率在 13 ~ 18 HZ之間,遠高于其他可產生類似震顫的疾病(例如,原發性震顫或帕金森氏癥病,它們的頻率通常在于 3至 8 Hz 之間),這可作為確診OT的一個重要手段。結合現有臨床研究,表明氯硝西泮是首選藥物。另外撲癇酮、苯巴比妥、丙戊酸鈉、心得安、卡馬西平、加吧噴丁亦有一定的臨床療效,可供臨床選擇。現最新研究表明腦深部電刺激(DBS)對難治性OT具有顯著療效。全體醫護人員聆聽了吳教授的精彩講解后茅塞頓開,治療選用小劑量氯硝西泮后患者癥狀很快明顯緩解。
以上僅僅是我院神經內科診斷神經系統疑難病中的一例,我科陸續確診出基層醫院難以診斷的重癥肌無力、亨廷頓病多個疑難少見疾病,填補了銅川市多個此類疾病診斷的空缺,患者再不用扎堆到大醫院就診,節約了大量社會資源。眾所周知,神經系統疾病涉及的范圍廣病情又復雜,尤其各種綜合征總讓人絞盡腦汁,臨床經驗豐富的知名教授對我院神經科疑難危重疾病的診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成為醫生成長的助推器。
附:
吳海琴教授簡介
吳海琴,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銅川市人民醫院南院神經內科名譽主任。2002年4月至2017年1月任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現任中國研究型醫院神經損傷與修復專委會委員、西部神經病學分會常委、陜西省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神經介入學組組長、科普分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腦心同治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西安市神經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委員。從事神經內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35年。主要從事腦血管疾病的基礎及臨床研究、老年相關性疾病的研究。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編和參編著作及科普書籍7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衛生部應用基礎研究課題1項、陜西省科技攻關項目4項,主持和參與省、廳及校、院級課題10余項,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擅長腦血管疾病的藥物及介入診治,擅長各種頭痛、脊髓病、周圍神經病、癡呆、癲癇、脫髓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多次獲校、院醫療新技術新療法一、二等獎和優秀獎。注重教書育人,培養畢業研究生40余人,在校、院教學競賽中多次獲獎,2012年獲校“王寬誠育才獎”。發表教學論文10余篇,主持和參與校院教改項目7項。
預約電話:0919-2838501或13649196659(王成凱主任)
下一篇: 我院確定七個市級重點專科創建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