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態
我院醫學影像科介入導管室成功開展幽門十二指腸支架置入術
近日,我院醫學影像科介入導管室朱大衛主任團隊成功為一例膽管癌術后伴十二指腸梗阻的老年女性患者實施了十二指腸支架置入術,成功打開了這條重要的“營養輸送通道”,整個介入手術過程僅用時60多分鐘。術后,患者惡性、嘔吐癥狀明顯緩解,并慢慢恢復飲食。該項技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我院在惡性腫瘤腸道梗阻介入治療方面又跨上一個新的臺階。
該患者為一名老年女性,以"膽管支架植入術后2月,高熱寒戰1天"之主訴入住肝膽外科。一年前患者因膽管癌行膽腸吻合術,術后患者納差、腹脹,反復發熱,體溫最高38.5℃,住院對癥治療后好轉,在省級醫院行經皮肝穿膽道引流術(PTCD),術后患者一般情況可,目前患者惡心嘔吐,右上腹可觸及明顯包塊,口服造影檢查:十二指腸球部以下梗阻,造影劑未能通過,保守治療無效,外科手術已不適宜該患者,由于患者病情已屬晚期癌癥患者,為減輕患者的痛苦,解決梗阻、狹窄,肝膽外科邀請朱大衛主任會診討論,就目前患者情況,能否施行介入十二指腸支架置入術,綜合目前保守治療、外科手術治療、微創介入治療方案對比,制定更加規范科學的治療方案,同時制定術前介入手術路徑、介入方案,術中操縱導絲、導管、球囊的手術過程及術中可能出現的應激狀況進行防范,以及術后處理。4月2日下午,該項手術于在我院影像科介入導管室順利實施,術中患者仰臥位于大C檢查床上,醫務人員按照手術方案有序的進行,鋪無菌手術巾單,喉部含利多卡因5ml,患者緩慢咽下;術中采用超滑導絲、C型管聯合進入胃內經幽門達十二指腸球后部,超滑導絲通過狹窄閉塞段,導管跟入到十二指腸升部,交換超硬導絲,定位合適后順超硬導絲引入3.3/1600十二指腸支架一枚,支架膨脹可,造影劑可以順利通過支架。術后復查造影,支架擴張良好,造影劑通過順暢。術后,患者已可以進軟食。
十二指腸內支架置入術是應用內支架置入技術對狹窄十二指腸段進行擴張,使“營養通道”再建立的一種治療方法。十二指腸狹窄或梗阻以惡性腫瘤病變居多,是胃、十二指腸以及周圍臟器惡性腫瘤浸潤、壓迫所引起的常見并發癥。膽管癌伴十二指腸梗阻由于其直接引起進食障礙產生惡心嘔吐等癥狀,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加速患者死亡。腫瘤性病變引起梗阻往往已是病程進展晚期,常伴有腹水、腹腔粘連及轉移,使姑息性胃、空腸改道引流術風險增大,成功率降低。而維持生命所需的胃腸減壓、靜脈內營養或經小腸置管營養使患者生活質量低下。十二指腸狹窄的內支架介入治療,能夠以非外科手術的方法,采用微創技術使狹窄及阻塞的胃、十二指腸再通。它與傳統外科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小、見效迅速、臨床效果好、可重復操作等特點,而被醫患雙方所接受。
隨著我院醫療技術飛速提升,影像科介入導管室已成功開展食道支架置入術、膽道支架置入術、結腸支架多年,而該例手術的成功開展,再一次填補了我院十二指腸狹窄介入治療技術的空白,為地區患者帶來福音。
上一篇: 神奇的微創 四個小孔就能進行肝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