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多學科協作搶救一例血管迷走反射(VVRS) 并發癥患者
6月27日下午,南院神經外科通過“綠色通道”急診收治一名57歲女性患者;該患者入院前兩小時“突發左側肢體無力“,入院后我院神經外科經過科內會診,確診為:急性腦梗,在家屬急切和充滿信任的期待中給予了急診全腦血管造影動脈溶栓術,術中發現右側大腦中動脈分支顯影較差,經動脈溶栓后動脈分支顯影明顯好轉,查肌力由2級轉為4級。術后返回神經外科專科監護病房,在拔除動脈鞘管過程中患者突發劇烈惡心嘔吐,心率持續降低,血壓降低,科室內醫護人員立即按照平時演練的程序有條不紊的聯合心內科醫生進行了積極有效的緊急搶救處理。即刻患者轉危為安,各項生命指標平穩。
結合這個典型病歷,在科主任和護士長的組織下,全體醫護人員立即開展學習和查閱資料,通過閱讀了大量的醫學文獻知識再次提醒大家!這種情況的發生臨床很少見,我院神經科介入醫生在我院也是第一次遇到。介入術后拔鞘管時發生的血管迷走反射(VVRS),是一種較為少見但極其嚴重的并發癥,如不及時發現和處理,可造成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介入術后拔鞘管過程中患者可能突發出現全身迷走神經反射,精神萎靡、意識淡漠、面色蒼白、出汗及惡心、嘔吐、血壓下降低于正常范圍,心率減慢50次/分以下。為了預防和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作為介入科的醫護人員一定要注意:拔鞘前一定要在有搶救條件的醫療環境中進行;必須準備急救箱,備多巴胺,阿托品,腎上腺素等急救藥品;拔除前醫護人員必須在同時在場有利于觀察并協同及時搶救;拔除前一定要告知患者讓患者放松心情并配合拔鞘;術前術后給予病人心理生理上的全方面護理,盡量避免引起VVRs的各種誘因,使患者安全渡過圍手術期;拔鞘的時候動作輕柔適度,避免用力過猛刺激到迷走神經;拔除后一定要在監測生命體征的同時觀察腹股溝區和肢體末梢血運情況;患者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將患者頭部放平或頭低足高位,快速補液,如心率<50次/分靜脈注射阿托品;血壓<96/60mmHg給予多巴胺5-10mg靜脈注射,視病情可重復給藥。
總之,VVRs是一種因素或多種因素作用下的臨床綜合癥,其發生與精神緊張、過度壓迫、血容量不足、空腔臟器過度充盈或回縮等密切相關,干預積極避免上述誘因是預防VVRs的關鍵,能夠有效的防止VVRs的發生。希望我們的病人早日康復!也希望我院的醫療護理質量不斷提升,更好的服務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