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我院心內科開展“ 以病人為中心 視患者為老師”專題討論活動
誰曾想過不生病、不經歷疾病的折磨。換位思考、淺談感悟。7月6日中午,心內科于開展關于“以病人為中心為中心、視患者為老師”專題討論活動。剛開始大家對本題活動一臉茫然。通過馮軍鵬主任自身工作經驗、理解帶動科室每位人員發言。此場活動維持近兩個小時讓大家有更深的理解。
首先,護士長談到:醫院開展此次討論活動非常好、要學會換位思考。以病人為中心、視患者為老師,提出意見及建議,我們積極地去接受、改進,提高患者滿意度。重點從以下幾方面:一是提高優質服務,使患者滿足、病員量也逐漸上升,做好有效溝通、關心患者。二是提高我們自身專業知識與技能、不斷學習、提升自我。三是必要時,做一些延伸服務,比如:胃管病人、尿管病人、支架術后患者,給予家訪提高滿意度。
陳嵐分享說:“我科室存在年邁的病人較多、在溝通上我們更要放慢語速、耐心講解,不激化矛盾。在專業上我們提高自身技術,態度決定一切”。
參加工作多年的小付談到:“CCU是一個無陪護病房且大多數都是年齡大的患者,由于有規定探視的時間、沒有家屬陪伴患者缺少關愛,住院期間會出現焦慮情況、作為我們要有耐心。哪怕多叫幾聲“叔叔”“伯伯”“爺爺”把患者當作自己的親人,讓患者心理上多一些安慰”
作為年輕醫師小惠說道:“人性本善、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相互理解才是溝通橋梁,病人為老師,雖說自己工作年限不久,但是患者給了一次次臨床操作的機會,在以后工作中我會不斷提高自我技術水平。”
“從細節提高我們服務質量,比如“小到熱水開放時間、大到每月發放的滿意度”做好解釋工作,以病人為中心、視患者為老師,尊重患者、提高人文關懷”劉東慧說道。
大家結合自己工作實際情況、就如何提升自我技術、提高醫患之間溝通、服務水平等方面紛紛發言、使此討論活動達到高潮。
最后,馮軍鵬主任總結道:病人是特殊群體、在工作中要多一些理解、多學習一些溝通技巧。書本知識要應用在臨床,所以我們需要理解患者、換位思考、時刻站在病人角度考慮問題,不強加角色。視為患者為老師、在工作中要尊重老師、耐心聽取意見及建議、不斷改進。患者是我們的衣食,在此感謝那些陪伴我們成長并給予我們寬容、理解的患者們。通過他們不斷提升自我。
上一篇: 我院舉行院報籌備會